郑保卫:深切缅怀扎苏尔斯基教授

2021/08/07 09:43    阅读:

82日,收到中国人民大学伟德BETVLCTOR体育赵永华老师发给我的微信,她告诉我莫斯科大学新闻系老主任扎苏尔斯基教授1日因病逝世。听此消息,我一时竟茫然不知所措,呆坐在桌前悲伤不已。我跟扎苏尔斯基教授从2004年首次见面相识,在十几年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友谊。他年长我16岁,我们算是忘年交,我与他友情笃深,我们又是莫逆交。老朋友走了,怀着对他的深深思念,我回想起了与老先生相识与交往的一件件往事......

一、新世纪俄中新闻教育交流合作的开创者

200410月,年过七旬的扎苏尔斯基教授首次访问中国人民大学伟德BETVLCTOR体育。时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我,代表学院和基地接待了他。陪同他访问的还有会说汉语的该系主管外事工作的副主任扎伊采夫。扎苏尔斯基教授是应邀参加中国传媒大学校庆活动顺访人大伟德BETVLCTOR体育的,我在中国传媒大学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生,时任中国传媒大学公司党委书记兼副经理的雷跃捷陪他一起前来访问。

我向扎苏尔斯基教授一行介绍了20世纪50年代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与当时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之间的友好往来与密切合作。我告诉他,人大新闻系1955年一建立就聘请了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前来授课和指导教学,我们新闻系的傅显明老师50年代曾在莫大新闻系留过学,而在座的扎伊采夫后来又成为我们人大新闻系的留学研究生,总之两个新闻系之间的交往和友谊源远流长。

我对扎苏尔斯基教授说,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延续这种友谊,加强双方在科研和教学领域的合作。扎苏尔斯基教授当即作出积极回应,表示愿意共同促进和推动两国新闻教育与学术的交流合作。没想到,当年年底,我就接到了由扎苏尔斯基教授签发的“21世纪俄中大众传媒发展研讨会”邀请函。我想,老先生真认真,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搭建起了这样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开启了俄罗斯与中国新闻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的大门。

2005424日,我与基地执行主任涂光晋和中国传媒大学伟德BETVLCTOR体育雷跃捷、贾乐蓉一起前往莫斯科参加研讨会。会议期间,扎苏尔斯基教授与我们商议要将研讨会延续下去,形成两国(俄、中)三校(莫斯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长期新闻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机制,隔年分别在俄国和中国举办研讨会。在取得共识后,我和雷跃捷与扎苏尔斯基教授分别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莫斯科大学在合作协议上签了字。由此,两国三校的交流合作机制正式确立。当时我们还商定第二届研讨会,2006年由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在北京举行。 

2005年参加研讨会的中俄学者合影 

后排中间为郑保卫,右一为涂光晋,左一为雷跃捷;

前排右二为扎苏尔斯基,右三为莫大现任系主任瓦尔丹诺娃,右一为贾乐蓉。

首次研讨会开得很成功。两国学者就新世纪新闻传播的新变化和大众传媒的新发展,以及新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展开了充分交流和讨论,取得了很多共识,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这次研讨会规模不大,但它却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俄中新闻教育界跨越半个世纪后举办的第一次学术会议,由此开启了两国新闻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的新篇章,因而有着特殊意义。

    有了首次研讨会的成功,我们对未来的交流与合作都充满期待,分别时大家约好2006年北京再见。我和雷跃捷教授回国以后便开始筹备第二年的研讨会。这期间,我们始终保持着同扎伊采夫的联系,并通过他与扎苏尔斯基教授进行沟通。

     2006520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的第二届“21世纪俄中大众传媒发展研讨会”如期在北京召开,扎苏尔斯基教授率队前来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大众传媒与数字化媒体”,两国学者以敏锐的目光,立足学术前沿,交流数字化技术对新闻媒体和大众传播所带来的影响,探讨新形势下应当采取的对策,为新闻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媒体发展的需要寻找良方。

2008年的第四届年会,是由我们中国人民大学伟德BETVLCTOR体育和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研讨会。这一年因为北京要举办奥运会,我们把原先每年四、五月间举行的年会推到了10月,研讨会的主题定为“大众传媒与国家形象”。我们希望与会者能够围绕北京奥运会来研讨不同文化对奥运会的认识与解读,以及大众传媒如何借助奥运会平台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时年79岁的扎苏尔斯基教授带领扎伊采夫等俄罗斯学者再次前来中国参会。除了作大会发言外,他还坚持参加分组论坛,认真听取两国年轻学者的发言,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扎苏尔斯基教授2008年参加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第四届研讨会  

如果从2004年访问北京,与我们商谈开展两国新闻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算起,扎苏尔斯基教授不顾高龄已先后三次来中国,这让我们非常感动。为了表达对他的尊重和对研讨会的支持,我也分别在200520072011年三次到莫斯科参加研讨会。

    2007年我第二次到莫斯科参加第三届“21世纪俄中大众传媒发展研讨会”,代表中国学者致辞并作了题为《转型期中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主题报告。7日和10日,我又分别给莫大新闻系中国职工和俄罗斯员工作了两场学术报告,介绍转型期中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和传媒业改革发展。期间,还与扎苏尔斯基教授签署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双方加强新闻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协议。

2011415日,我第三次赴莫斯科参加第七届俄中大众传媒发展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我联系了时任中国人民大学伟德BETVLCTOR体育常务副经理倪宁、复旦大学伟德BETVLCTOR体育常务副经理黄瑚和中国传媒大学伟德BETVLCTOR体育副经理刘自雄等一起参会,我希望这个平台范围不断扩大,参与人员越来越多。已经卸任系主任职务的扎苏尔斯基教授依然主持了这次研讨会,并自始至终参加会议。

20149月,由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年会是中俄两国三校联合会议机制在北京共同主办的最后一次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来自中俄两国学界和业界的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很遗憾,扎苏尔斯基教授没能前来,而是派出几位年轻老师参会。

2015年,“新世纪俄中大众传媒发展研讨会”连续运作了了10年,总共举办了11届研讨会。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为促进新世纪中俄两国伟德BETVLCTOR体育校和新闻学者之间的交流,增进两国伟德BETVLCTOR体育校和新闻学者之间的友谊,推动两国新闻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合作与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今天,站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来看当年的这一决策和两国学者所做的工作,会更加认识和体会到它的特殊意义。为此我们要特别感谢扎苏尔斯基教授为此所付出的心血和做出的贡献。

二、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永远的系主任”

在几次到莫斯科参加会议,与莫斯科大学新闻系老师同学的交流中,以及这些年跟扎苏尔斯基教授的交往中,我充分认识和感悟到了老先生在莫大新闻系的影响力与人格魅力。他从1965年起担任新闻系主任,直到2007年卸任,在系主任的位置上整整干了42年,经历了从苏联到俄罗斯的漫长历史时期,我不知道世界上还会有几个像他这样的大学院系领导者?!难怪人们称他是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永远的系主任”。

我听到在莫大有这么个说法,如果一个学者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在一个系科专业能够始终被大家认可,他就可以一直干下去。而扎苏尔斯基教授应该就是为数极少的这类学者。试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横跨两个世纪,前后40多年要始终得到老师和员工的认可和拥护谈何容易!

出生于1929年的扎苏尔斯基教授,19岁那年,即1948年便在莫斯科国立外国语教育学院毕业并考取了莫斯科国立大学的研究生。1953年他开始在莫大新闻系任教,先后讲授过《世界新闻导论》《外国新闻史》《当代新闻媒体》《20世纪外国文学史:英国和美国》等课程。从他讲授的课程看得出他涉猎广泛,学识渊博,思想开放,有着深厚的专业学术功底。他的办公室很大,靠墙一圈都竖立着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类书籍,书架前的地上堆着一摞摞杂志和材料,徜徉其间,你会感受到一个学者的学术喜好与追求。

扎苏尔斯基教授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总能立于学科前沿,捕捉到新闻传播领域的新问题新变化,及其未来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作为从教新闻学半个世纪的老教授,他承担的《当代新闻媒体》课,需要关注从纸媒到网络新媒体数十年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这要耗费许多精力和心血。另外,他在思考和设计与中国新闻学者建立新闻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机制时,把“新世纪俄中大众传媒发展”作为两国新闻学者共同开展学术研讨的主题,也正是出于他对进入21世纪后俄中两国新闻教育与传媒业改革发展的前瞻和预见。

扎苏尔斯基教授作为老师,慈祥谦和,循循善诱,他常常跟员工平等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科研上的难题。而作为系主任,他虚怀若谷,对人友善,坚持用他独特的方式治理莫大新闻系这个俄罗斯新闻教育的重镇,使之几十年中始终立于全俄罗斯新闻教育的前沿,成为亮眼的品牌伟德BETVLCTOR体育系。正因为此,他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敬重与拥戴。

也正是凭着60多年新闻从教和42年担任莫大新闻系主任的丰富经历,他成为俄罗斯最杰出的新闻教育家和伟德BETVLCTOR体育系掌门人,他培养的员工活跃在俄罗斯新闻媒体、伟德BETVLCTOR体育系以及各种新闻与传播机构,并且大都成为业务骨干和部门负责人,可以说他为俄罗斯新闻教育和传媒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俄中人民友谊的友好使者

多年来在跟扎苏尔斯基教授交往的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对中国,对中国人民的情感与胸怀,可以说他是俄中人民友谊的友好使者。跟他在一起,你会感受到他的热情、真诚和投入。我们每次去俄罗斯,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跟我们见面,并嘱托扎伊采夫对我们的行程做好安排。2007年我第二次去,此时他已卸任莫大新闻系主任,可是依然出面接待我们,并亲自点菜付账请我们吃俄罗斯美食。

这些年,无论是我到莫斯科,还是扎苏尔斯基教授来北京,我们都会聚在一起聊天,像老朋友一样。他每次来总是不忘给我捎带些礼品,有书籍、画册,也有伏特加酒、俄罗斯挂钟。我也会回赠他一些中国礼品,我还和雷跃捷邀请他看京剧,让他品味中国文化。他同我个人间的友谊,说明了他对当代中国的认同和对中国学者的友好。我在同他的交往中,切实领悟到了他尊重对方、真诚交往、推心置腹的做人处事风格,这也是我们之间能够相互认同,进而建立友谊的重要基础。

2011年第三次到莫斯科参加研讨会以后,我再没有去过莫斯科,80多岁的他也再没来过北京,可是这些年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我会通过一些渠道打听他的信息,有时还会主动与他联系。201310月我要在北京举办气候传播国际会议,想邀请莫斯科大学的学者参加,于是我首先想到了要联系扎苏尔斯基教授。后来,他和继任系主任瓦尔丹诺娃教授委派新闻系副主任斯米尔诺娃教授出席我们的研讨会。斯米尔诺娃教授在北京与我见面时首先转达了扎苏尔斯基教授的问候,知道老先生还在惦记着我,这让我非常高兴。斯米尔诺娃教授在会上介绍了莫大新闻系生态新闻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并表示愿意加强双方在气候传播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我庆幸我们与莫大新闻系又有了一个新的合作领域。
   
几次到莫斯科,我们在扎伊采夫的安排下游览了莫斯科的一些名胜古迹,这唤起了我许多青少年时代的美好记忆。莫斯科对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与心结,因为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是留存着对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交往的一些记忆。那风靡两国的俄罗斯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莫斯科—北京》的优美旋律,始终环绕在我的心间。

第一次到莫斯科,我们便来到新圣女公墓,瞻仰了卫国战争时期苏联女英雄卓娅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地。他们的事迹在我们那代人心里留着深深的记忆。2011年到莫斯科,我们参观了莫斯科郊外的高尔克村列宁故居,拜谒了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瞻仰了列宁遗容。这些经历让我思考了很多问题,我想,中俄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之花经历过历史洗礼,需要我们两国人民继续去培育和浇灌,作为一个学者,有责任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为促进两国人民间的友谊多做些有益的工作。

20149月第十届“新世纪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我在会上的发言中回顾了中俄两国新闻教育和学术界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背景及过程,阐释了两国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意义,论述了中俄两国进行新闻教育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路径,并对今后两国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出了“扩大交流规模、拓展合作领域、培育年轻力量和形成固定机制”的建议。

2015年,我卸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这一年“新世纪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斯科举办了第十一届研讨会之后便停止了运作。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2016年正值中俄友好年,两国教育部门决定设立“中俄新闻教育与传媒发展暨中俄新闻教育联盟”,秘书处就设在中国人民大学。7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联盟成立大会,我应邀参加会议并作了题为《中俄新闻学学术交流与合作回顾与展望》的大会发言。我在发言中提议,大家共同为对促进中俄两国新闻教育和学术交流合作做出杰出贡献的莫斯科大学新闻系老主任扎苏尔斯基教授鼓掌和致敬,并希望能够借助联盟这个平台将老先生所开创的这一事业延续下去。我想,这应该是新世纪和新时代两国新闻教育和学术界的共同责任,因为中俄两国有着传统的友谊,更有着共同的利益、目标和诉求。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让我们共同缅怀扎苏尔斯基教授的人格风范和杰出贡献,继承他所开创的俄中两国新闻教育交流与合作事业,并努力推动这一事业在新时代取得更大发展,为加强两国的友谊与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伟德BETVLCTOR体育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特聘荣誉教授、伟德BETVLCTOR体育经理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

               郑保卫

             202186

 




关闭